這張配圖XDDDD
早上接受 Hit Fm聯播網-周玉蔻嗆新聞 電話訪問,聊了很多疫苗的事情;趁有空,轉貼二則報導和寫一下說明。
有很多朋友問,武漢肺炎疫苗,孕婦和18歲以下是否施打?
以指揮中心的疫苗施打優先順序來說,50-64歲民眾已經是第九個施打順序,簡單來說就是「暫且不要施打,持續戴好口罩和勤洗手」;再簡單一點講就是:#先等全世界施打結果再說。
但是學理上來說呢? 懷孕中的醫療人員呢? 18歲以下但是在醫院實習的醫療人員或學生呢?
目前看起來,我認為最終武漢肺炎疫苗可能會像每年的流感一樣,例行施打;到時候應該孕婦也會在施打建議之列。
但是為什麼現在還不建議孕婦施打? 除非特別針對特定族群設計的疫苗,不然,多數疫苗在人體試驗階段,會排除孕婦和兒童等敏感或特殊族群;這是一般研究倫理的考量,更不用說這幾個緊急授權的武漢肺炎疫苗。但是,最終這些藥物、疫苗還是必須在孕婦、哺乳婦女、幼童使用,所以,有些藥品可能會在一般成人臨床使用一段時間,再開啟敏感或特殊族群的研究,取得特殊族群的適應症,或者,就是由臨床使用個案中「後來發現懷孕」個案的追蹤與預後分析,取得資料來做安全性佐證。
譬如之前某國外疫苗在某些國家未開放65歲以上民眾施打,因為在人體實驗階段如果沒有納入足夠的65歲以上個案,其適應症就不會直接開放給65歲以上民眾;但是在累積足夠數量的65歲以下施打數,得到更多安全證據,或者疫情嚴重國家開放65歲以上族群施打的追蹤結果,未出現與65歲以下施打併發症或副作用表現明顯差異之後,就會逐步開放65歲以上的施打指引。
以台灣已經施打超過10年的HPV疫苗為例,在疫苗仿單和施打注意事項中,都建議個案如果在完成完整三劑施打之前,不要懷孕,可是,懷孕這件事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「意外」(醫師問號🤷♀️),一開始可能有些個案會因此考量終止妊娠,但是在越來越多繼續懷孕並且分娩的個案報告在期刊上分享之後,醫師們就有臨床預後資料可以參考之,我們對於在施打疫苗過程中意外懷孕的婦女,就有更多個案追蹤結果,可以提供為參考、避免沒有必要的憂心終止妊娠,甚至有後續的施打指引。
所以簡單來說,台灣是國內幾乎無疫情的國家(本土嘉玲超過一個月了👏),所以國內敏感族群的施打,就慢慢等待國外數字,而指揮中心的施打規劃也應該會參考國外經驗和研究分析;但是如果是在第一線接觸感染個案的懷孕醫療人員,擔心工作過程的高度風險,或者特殊外交工作人員等等,我認為還是可以與醫師討論,查閱國外個案報告,給予適當的防護措施。這也就是所謂 #非適應症使用OffLabelUse
🍍 呼籲需施打疫苗女性應先避孕!林靜儀以HPV病毒為例:仍要更多證據
http://bit.ly/3tpvGBa
🍍 台灣人從小打疫苗,施打數量是全球數一數二之多! 林靜儀:打AZ過敏與否,可由專業醫師從過往經驗判斷
http://bit.ly/3vsdfgQ